新华财经|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技术创新推动“两山”理念践行

2025-07-07

7月6日,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路径与机制》新书发布会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表示,该书收录了众多生态文明实践典范案例,既是这些实践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向全球传递中国方案的重要载体。

图: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发言

侯锋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遵循,是贯穿于具体实践的方法论。该书收录的10个案例展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

图:新书首发仪式现场

侯锋以贵阳南明河为例,表示南明河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母亲河,曾因过去20年高速发展(GDP增加了16倍,人口增加了近300万)付出了环境代价,对百姓生活造成影响。在历届省市领导重视支持和多方共同努力下,通过构建国际首个“城市尺度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南明河实现了从“环境负债”到“绿色资产”的转变。现今,南明河水质全年稳定达地表水Ⅳ类,去年8个月达地表水Ⅲ类;每年向南明河生态补水5亿方,沉水植物覆盖率由15%提高至80%;创造千余亩土地,为城市提供生态体育公园、图书馆、BRT公交站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带动滨水经济和旅游收入的增长。

侯锋还介绍了大理洱海治理成效。大理洱海曾因城镇化扩张和旅游开发,两次爆发大规模蓝藻,“水质试金石”海菜花一度绝迹。在历届政府各级领导持续关怀和社会各界10余年通力合作下,通过技术创新,洱海水质现已稳定达地表水Ⅲ类,重现海菜花再次盛开的生态景象,推动大理旅游人次从2019年约5000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首次突破1亿人次,使“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诗意成为民生福祉。

侯锋认为,生态环境不仅是生存根基,更是发展动能。2023年,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部,他分享了中国技术及治理成效以及贵阳、大理等经验,并表示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周边土地价值,促进生态旅游兴起,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形成发展中国家可负担、可复制的绿色发展路径,引发国际共鸣。

侯锋最后总结,从南明河畔的白鹭回归到洱海边的海菜花开,印证了“两山”理念的力量。中国水环境集团愿与各界携手,让更多河流重现清澈,让更多青山化为福祉,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共同守护人类美丽地球家园。

编辑:王安伦

新闻来源:新华财经

原文链接:https://bm.cnfic.com.cn/sharing/share/articleDetail/366710837328519168/1?v=1751801324492&date=1751801344000&sessionid=213227969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15 15: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