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 | 地下再生水厂在南明河畔“落地生根”

2024-05-11

青山再生水厂进水、纯净水与出水对比图。王宇宁摄

“看!经再生水厂处理后的水又从这里重新流进了南明河。”站在公园的栈道上,贵州省贵阳市青山再生水厂副厂长郝文磊指着前方出水口介绍道。南明河畔,这处紧邻河道的景观公园风景宜人。公园内,凉亭静谧,长椅舒适,乒乓球爱好者激战正酣,篮球场上也热闹非凡。这里设施完备,是周边居民休闲散步、锻炼身体的理想之地。

公园与再生水厂之间又有何联系呢?奥秘就隐藏在这公园的地下——一座全下沉式的青山再生水厂悄然坐落。这个由中国水环境集团设计、建设、运营的再生水厂为什么要建在地下?地下再生水厂好在哪?本报记者前往青山再生水厂寻找答案。

从“发黑发臭”到“与纯净水几乎无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垃圾堆积、生活污水、企业排污等问题日益凸显,不断突破南明河生态环境容量,造成水质恶化、黑臭严重,生态灭绝,成为一条‘失去生命的河流’。”郝文磊指着南明河治理对比图介绍道。图中,南明河部分重点河段在2013年和2022年的差异清晰可见。治理前,南明河水体发黑,河道上还有许多漂浮物,污浊不堪。

作为贵阳的母亲河、乌江的重要支流,南明河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贵阳市乃至乌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其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2012年11月,贵阳市开启了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的系统性全新治理。“南明河治理分为3个阶段,一期‘救急’、二期‘治本’、三期‘系统提升’,青山再生水厂就是在‘治本’时期为提升水质而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郝文磊说。2014年,青山再生水厂建成投用,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服务面积约为10.86 平方千米,服务总人口约26.7万人。

再生水厂建在地下有多重优势。“在地上建设需占地76亩,而下沉式的青山再生水厂仅占地32亩。”郝文磊说,“不仅如此,地下建设使得水厂与居民区实现‘零距离’,额外节省了500亩—900亩的卫生防护距离用地。”

距离近了,居民是否会因水厂受到臭气和噪声的困扰?郝文磊表示:“我们水厂各处理单元采取全封闭设计并运用了先进的生物复合除臭技术,确保厂区臭气排放达到一级标准。由于所有设备均位于地下,极大减小了机械噪声和振动,对地面建筑和居民生活几乎无影响。实际上青山再生水厂建成后,周边商圈逐渐兴起,还带动了周边房价的上涨。”

水厂内出水池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杯子,里面的土黄色液体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今天进厂污水的样本。”随后,郝文磊拧开一瓶新的纯净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与此同时,水厂的工作人员从出水口舀上来一杯刚刚处理过的水,与前两杯并列摆放。记者发现,经过处理的水与处理前的污水相比变化明显,感官上近乎纯净水。“青山再生水厂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是国内首个不使用膜技术就能达到如此高品质出水的全下沉式再生水厂。”郝文磊自豪地说。

从地下到地上,从1座到16座

经过处理后的水去了哪里?记者了解到,青山再生水厂的尾水回用率达100%,主要用于南明河河道生态景观、地面活水景观公园、周边小区建设施工、市政道路浇洒、绿化养护等,还能作为绿色能源为地面办公楼提供集中供热制冷服务。

在青山再生水厂的地面层,有一个对公众免费开放的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场馆利用新颖、可视、立体的科技手段,向参观者展示贵阳市水文化、水资源情况以及前卫的水资源治理和保护理念。每年有大批中小学生前来研学,通过实地实践,深刻领悟节水的重要性。

“同学们非常喜欢模拟水生态环境观测区的体验活动。透过VR眼镜,沙盘上碧波荡漾、群鸟嬉戏的画面便跃然眼前。”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讲解员黄绮说。“其实,这批VR装置是我们2016年建馆时就配备的。经过近年来的治理与保护,如今馆外的河段变得水清岸绿,这样的美景已无需再通过虚拟技术来呈现了。”

青山再生水厂是贵州省第一座全下沉式再生水厂,也是南明河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以“青山”为始,贵阳市治理污水由传统的“大集中、大截排”转向将“分布式规划”与“下沉式再生水系统”有机结合,形成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

2017年,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指出,“贵阳市每天大约有40万吨生活污水直排,造成南明河等河流水质受到污染”。

随着当地政府的整改不断深入,一座座水厂在南明河畔“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南明河流域的再生水厂已达34座,其中下沉式污水处理厂有16座。

这一生态系统不仅巧妙化解了传统地面污水处理厂臭气重、噪声大、防护距离不足等困扰,同时节省管网建设、征地投资约15亿元,节省建设用地163.5亩。每年,高品质尾水还能为南明河提供生态补水4.5亿吨,有效解决了南明河生态基流不足的问题。

再生水厂地面根据地块规划建设有生态公园、体育场所、BRT枢纽站、商业综合体和公共事业建筑用房等,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环境治理与资源利用的有机结合。

在南明河畔,地下再生水厂省钱、省地,高效利用了地上空间,让污水治理走出了一条让清水长流的创新之路。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30 1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