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民生周刊》 | 大理古生村:洱海清苍山翠日子美

2023-07-17

近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报道了美丽乡愁古村大理古生村通过环湖截污工程,挽回洱海珍贵的碧波绿水,重现美好生活的故事。古生村周边的湾桥下沉式再生水厂采用中国水环境集团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就近处理,再生水100%回用,清澈流水重新穿村而过,人民安居乐业。展现了中国水环境集团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助力洱海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

古生村有近2000年历史,沿海而建、伴海而居,属于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东临洱海,西至大丽路,村域面积 140.5公顷,村庄占地28.03公顷。下辖5个村民小组,设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66名。全村共有439户、1842人。

2014年,古生村有幸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大理州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

村经济以优质米、烤烟和常规蔬菜种植、外出务工为主,交通便利,从大理市区驾车约50分钟便能到达,也可以乘坐乡村公交专线到达。村中可以欣赏千年白族古村落风貌,品尝特色白族美食,还能漫步生态廊道近距离欣赏洱海风光。

2021年7月,古生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15875元,较2012年增长近两倍。

▲洱海生态廊道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千百年来,文人泼墨挥毫写下赞美大理的诗句楹联数不胜数,云南大理更是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而洱海则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湖”,是大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湾桥镇古生村,走上木栈道,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嘱咐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很难想象,如今海平如镜的洱海也曾一度被蓝藻侵占,遭受过岁月的蹂躏,面临过危机。近代以来,随着工农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围湖造田、森林砍伐、网箱养鱼等活动加剧,当地群众揪心地看着臭气熏天的污水奔入洱海。

为挽回洱海这珍贵的碧波绿水,云南省展开了一场洱海保卫战。8年间,大理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洱海保护,采取了保护洱海“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以及“三禁四推”等减少面源污染的措施,禁用含氮磷化肥、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还为家家户户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不让污水流入洱海。

如今,推门而望,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泛着波光,蓝天白云、洱海碧波交织交融,洱海的水质日益好转。“看着这样清澈的洱海,我们每天的心情也不一样。”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自豪地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洱海清,大理兴

盛夏六月,记者走进古生村,青瓦白墙、涂满诗情画意彩绘的白族民居扑面而来,涓涓细流沿着青石板渠流淌,漫过滩涂水柳,宛如一幅空灵质朴的水墨画。

清晨,巷口梨树下,坐着几位正在闲聊的大爷,何桥坤正是其中一员。他缓缓站起身,端着一壶刚泡好的茶水向记者走了过来。

谈及古生村这些年的变化,他坦言:“以前是有段时间湖水被污染,候鸟不来了,湖里的鱼虾吃起来都不新鲜了。有几次村子附近湖体还暴发了蓝藻。不过这些年,已经没有人随意排污水、倒垃圾了,大家都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洱海,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调研。在洱海边,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当时我就在旁边,心情非常激动,也备受鼓舞。”时隔多年,何桥坤对当时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

8年多来,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通过开展环湖截污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系列措施,推动洱海保护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

走在一条条干净整洁青石板铺设的路面上,记者发现村内多个水塘相接构成的库塘系统十分特别。清澈流水穿村而过,没有任何异味,为这个本就如诗如画的小村庄增添了一丝悠然娴静。

何桥坤说:“这就是我们大理州实施的环湖截污工程,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截断生活污水进入洱海,对污水就近处理,现在每个村子都有管网,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不允许直接排放到洱海。必须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了再作为中水回用。”

“在截污干渠建成前,我们关停了很多餐饮客栈,目的是先停止污水排放,再抓紧时间建设环保设施,确保污水收集进入管网。”何桥坤回忆道。经过一番整治,不少达标的餐饮客栈已经重新开业。

“被截住的污水如何处理?污水处理厂建在洱海周边,会不会影响游客的观感?”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大理市的一家下沉式再生水厂,一进门,环顾四周整个厂区绿草如茵,闻不到丝毫异味,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污水处理厂。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始终把‘洱海清,大理兴’作为根本发展理念。近些年,洱海周边新建了6座污水处理厂,水厂处理规模达到近期 5.4万立方米/日,远期 11.8万立方米/日,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该再生水厂负责人李建军介绍。

李建军表示:“我们污水处理厂是建在地下的,周围居民生活、洱海的景观都不会受到影响。经过处理后的尾水还可以用于河道生态补水、消防、绿化和农田灌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理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洱海保护的重视,加上村民们自觉性逐渐提高,日积月累地坚守与呵护,如今,洱海已经恢复到曾经如银似玉的容貌,古生村形成了“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的垃圾收集清运长效机制,实现到户收集全覆盖,集中收集处理庭院污水。

“洱海水越来越清了、水质越来越好了,湖区栖息的候鸟种类也越来越多了,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说到这儿,何桥坤脸上不禁洋溢起笑容。

夕阳西下,一片片绿树掩映的院落上空升起了袅袅炊烟。民族特色村寨游、生态湿地观光游等一批惠民生态旅游产业正在古生村悄然兴起。

图片

▲古生村独具特色的白族居民建筑

品古韵,拾乡愁

沿着古生村往湖边走,便会看到物理隔离和生态环保屏障构成的生态廊道,左手边是水天一色的洱海,右手边是青瓦白墙民居院落,宛如走进一幅风光旖旎的画卷中,心中所有的不悦都烟消云散。

在这条生态廊道上,有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乡愁小院。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期间来到古生村,在村民李德昌的小院里与白族乡亲亲切交谈。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55岁的李德昌是土生土长的古生村人,年轻时外出务工,后来又在镇上供电所上班。时隔8年,李德昌对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总书记来到家里,问我们家生活情况。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做饭,我说用电饭煲、电磁炉、液化气灶,又环保又省钱。总书记说,环保好。”

依山傍水“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绿意盎然的小院风景,让总书记连声称赞。“当时就是围坐在这张小桌子前,总书记嘱托我们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总书记还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的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李德昌说。

“当时对乡愁的意义我们还听不懂,之后总书记又分析给我们听,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来到这个地方想念这个地方,舍不得离开,也叫‘乡愁’。”李德昌告诉记者,就是从那天起,他把这个小院取名为“乡愁小院”。

“我们会把这个小院保持好,得和总书记来之前、来之后都一个样,也守护好这份乡愁,讲好乡愁这个故事。”李德昌说。

漫步村中,绘满白族风韵的照壁古色古香,照壁大多集“风水墙”“文化墙”“采光墙”等特性于一体,是白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随处可见的古桥、古树、古戏台……处处展现着古生村千年古村的风貌。

“我们古生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村中古建筑很多,建于明代的福海寺、凤鸣桥,清代的古戏台、龙王庙等文物古迹至今仍保存完好。”何桥坤站在一棵300多年树龄的大青树下对记者说。

品古韵,闻古香,拾乡愁。一时之间,人们对这里心向往之,乡愁亦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意义。如今,慕名而来参观古生村的游人络绎不绝,天南海北的人相聚在此,找寻久违的乡愁。

夏日的洱海在朝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

天刚蒙蒙亮,古生村洱海边几位身着橙色小马褂的人在忙碌着什么。记者凑过去询问,“我是蓝藻打捞队的,主要负责洱海滩地打捞水草以及沟渠清理,近几年来我们村旅游的人明显变多了,我们更要守护好洱海,看着它越来越清澈,我也很骄傲。”湾桥镇蓝藻打捞队队长杨利红说。

不光他自己,他的父亲、妻子都是洱海环保卫士。从2016年洱海保护攻坚战开始,杨利红夫妻俩就踊跃报名,并最终双双加入洱海保护工作,现在妻子是洱海保护巾帼打捞队的一员,早出晚归是杨利红夫妻俩的常态。

“一年四季都要打捞的,冷点也没事,多穿点就好了……”说完,杨利红黝黑的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杨利红和他身边的“战友”、亲人,坚持多年用行动去保护洱海。

“我通常是早上8点出门,晚上5点回家。”蓝藻打捞队副队长严炳其说,“不觉得枯燥,这些事必须要有人干。”对他而言,守护洱海湾桥镇片区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洱海是我们的‘母亲湖’,我就是在洱海边长大的,那时候洱海水是Ⅰ类水,可以直接喝。后来沿湖而建的房子越来越多,洱海受到了一些污染。不过近几年,生态廊道建起来了,政府也落实了很多洱海保护政策,看着洱海水质一天天变好,累点也值得。”严炳其欣慰地说。

每当太阳冉冉升起,在洱海沿岸划着船,拿着钉耙俯身弯腰打捞水草的不止他们,还有很多村民也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滩地管理员、河道专管员、田间管水员每日巡逻在洱海边,只为还洱海一片碧波荡漾。

多年来,古生村秉承着“依托现有山水文脉,保持自然格局,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建设美丽乡村,让更多的游客感受苍山下、洱海边特有的闲暇与惬意,感悟人与自然的融洽与和谐。

当游客们悠闲自在地漫步在古生村称赞其山清水秀之时,恐怕只有在洱海畔生活了一辈子的居民才知道,此番美景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这些年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科研融入乡愁

尽得山水之妙的古生村,背倚苍山,前临洱海。既有传统农耕文明的浓浓乡愁,又有一往无前、面向未来的包容与进步。

位于古生村不远处的阳溪旁,有一座院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院子门口墙上赫然写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几个大字,经过询问得知,这是一座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成立的科技小院。

该科技小院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护洱海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科技小院常驻教授有20多名、硕士研究生14名,200多名各地专家学者经常来小院交流调研。他们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的服务。

“每天都要采集沟渠水样,阴天下雨也要去,雨季的话会重点监测,因为下雨会冲刷那些肥料农药,形成地表浸透,不过雨天取样也会更困难一些。”常驻科技小院的一名研三学生姚晨曦说。

姚晨曦在还没有入学时,就参与了洱海保护工作。去年2月,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后,她便来到了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睁开眼便是沃野千里的农田,她不辞劳苦地为精准解析农业面源污染奉献力量。

平日里,姚晨曦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稻田中,她主要负责古生片区“六纵七横”监测体系中共计21个主要监测点位的日常监测和降雨监测,每日早中晚进行水深、流速等指标监测和水体样品采集,经常会在烈日下暴晒很久。尽管穿了防晒服,她的脸还是被紫外线烤黑了一圈。但她从未抱怨过来到这里,“目前我们科技小院主要研究任务是如何精准防控流域面源污染、发展绿色高值农业以及传承乡愁文化。很荣幸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其中。”说完,笑容在她稚嫩的脸上徐徐绽放。

来自贵州毕节的研究生陈聪也是驻村学生之一,今年春天来到科技小院,参与鲜食玉米的种植。

“实际种植起来和书本上教的内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里我们也会向当地农民伯伯请教一些种植方面的实践技巧。村民们也会热情地教我们唱民族歌、跳民族舞、体验民族文化。”陈聪说。

“刚来的时候,有的村民会拉着我们给他们做水质检测,现在已经不会了,大家对洱海的水质都很放心。”陈聪逐渐融入村民圈子,与他们做朋友。“每天看着自己种的鲜食玉米一点点长大,自己内心也很有成就感。”陈聪嘴角微微上扬。

在这静谧安逸的小村庄,一碧万顷的洱海旁,这样一群师生共驻农业生产一线,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着洱海。

承包古生村约百亩农田,开展生态种植的村民李香鱼欣慰地说:“自古生村科技小院建成以来,村子里明显活跃起来。他们年轻有活力,指导村民增收增效,还为村民提供了不少科学种植知识,我们欢迎更多的知识青年来这里。”

▲古生村洱海边石刻“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留住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更加迸发出卓越的生命力。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时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并对大理的乡村赞叹有加。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书写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大青石,8年来巍然伫立在我们古生村海滨,总书记的嘱咐我们子子孙孙都不会忘,洱海一定会越来越清澈。”何桥坤说。

2016年以来,大理州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在洱海流域实施“七大行动”,加大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了化肥农药减量、科学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及推广使用有机肥、洱海流域禁种大蒜等措施。

“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累计实现32个月Ⅱ类,总体水质由富营养初期状态转为中营养状态,没有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洱海水质连续3年为“优”,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又重现洱海。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2022年,古生村人均纯收入达15875元,较2012年增长近两倍,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幸福,形成了“注重文化,保护优先”的古生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

从污泥浊水到清澈见底,从不知所措到人心所向,从一蹶不振到蓬勃发展,古生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样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正在古生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

接下来,古生村还将继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品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春种植生态水稻,小春种植油菜,全面推广使用有机肥,推广绿色防控,开展有机食品认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夯实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让大家随时来都能看到,让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何桥坤眼神坚定地说。

原文链接:http://www.msweekly.com/mobile/show.html?id=146246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30 1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