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广播电视台|贵阳这条河,活起来了!

2022-11-26

贵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十年来,一湾碧水再映筑城。曾经失去生命的母亲河——南明河,依托中国水环境集团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再次焕发生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白鹭翻飞,鱼翔浅底,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引得河畔游人纷纷停驻,实现了政府放心、百姓满意、行业赞誉。

在贵阳,南明河的十年治污,为全国同类型的城市河流治理,贡献了“贵阳方案”,这条曾“失去生命的河流”又“活”了起来。最近,记者发现,总有市民围拢在南明河畔,他们在围观什么呢?

“好大的鱼!这鱼有四五斤吧!”

原来,是南明河里的鱼群吸引了市民们的关注。这样的“意外”与南明河曾有一段“黑历史”有关。

“原来河水污染得很,煤灰排到水里,水都是黑的。”一位贵阳市民回忆起过去污染严重的情形。

南明河不仅是贵阳人的母亲河,还是两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曾经因为污染严重,它一度成为“失去生命的河流”。如今,南明河随处可见鱼群,水质是如何得到改善的呢?

2012年的南明河

“久治但难以长清”一直是南明河水治理的顽疾。为了让母亲河恢复生机,贵阳市与污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从2012年开始,贵阳市启动了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建再生水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治理排水大沟,减少外水入沟;迁出污染大户,“零容忍”打击企业偷排漏排行为,打出了一套套创新“组合拳”。

尤其在污水治理方面,一改过去城镇污水收集,再到城市边缘处理排放的传统,首创性提出了“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系统规划治理理念。截至目前,南明河流域再生水厂达到34座,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183.58万吨/日。

中国水环境集团总裁助理、贵州业务区总经理高霖

“我们最大化、就近收集了排水分区范围内的最重的、最突出的污染源,把这个分布式下沉的大系统嵌入,避免了将污水按传统方式层层转输、又层层污染,实现了南明河水质不断持续向好,已经8年没有清淤。”中国水环境集团总裁助理、贵州业务区总经理高霖介绍。

污水处理过程

动静记者探访了贵阳市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厂——中国水环境集团青山再生水厂。跟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不同,青山再生水厂深埋在地下20多米。水厂的上方,还建有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景观公园。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噪音和减少臭气,还节约了土地。

厂长赵钤琛告诉记者,青山再生水厂的污水处理能力是每天五万吨。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以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肉眼就能明显看到水的清澈度已经接近纯净水。经过处理后的水主要用于南明河生态补水,以及地表景观公园的浇灌。

处理前后水质对比

水质变好了,怎么才能让南明河活起来呢?在治理的过程中,中国水环境集团在借鉴日本鸭川和韩国清溪川河水治理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建设了浅层好氧生态河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基础和最底层的就是水草。

2015年至今,南明河底水草的覆盖度从不足15%增长到80%。“河道下面有了水草以后,它就为我们的鱼虾这些水生动物,比如说贝类、螺蛳等等,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活的环境,有了这些鱼类、虾类以后,白鹭这些大量的水鸟也回到了我们南明河。我们从2015年到现在,每年都在做这个生态系统的监测,原来这个河里的鱼类不足十种,现在这个鱼类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种,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对当地生态、对水环境非常敏感的鱼类,比如说马口鱼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南明河。这些都是生态逐年向好的这个一个指针。”中国水环境集团工程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干里里告诉记者。

中国水环境集团工程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干里里

十年付出,换来一方清水。漫步南明河畔,不时会遇上巡河志愿者。头顶偶尔飞过的无人机,也是有力的清水守护者。贵阳市还通过12369热线、“百姓拍”APP等手段,让众多市民成为环境保护的监督者。

贵阳贵安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市河湖保护中心主任蒋帅表示:“历经多年的治理,南明河现在重现‘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的景象,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为全国的同类型的城市河流治理,贡献了我们‘贵阳方案’。”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8yiaF9viUmXbDk6Xh2Kpg?scene=25#wechat_redirect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30 1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