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环保 | 陕西安康: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描绘绿水青山画卷 —— 安康市多项生态环境指标全省第一

2025-02-20

“安康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57天,同比增加18天,超过省考市任务13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安康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2.9445,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一串串翔实的数据,是安康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有力见证。

2024年,安康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旗帜鲜明提出安康生态环境质量要在全省“争第一、当冠军”,启动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市委主要领导定期安排部署,市政府主要领导采取“集中调度+一线调研”方式,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推进在基层,累计召开调度会46次,整改问题573个,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低碳转型,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

安康市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出台了《低碳发展规划(2024—2030年)》《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方案(2023—2025年)》,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优良等次城市。

陕西省启动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后,安康市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新型材料、富硒食品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组织安康高新区、石泉县、旬阳高新区三个试点县(园区)紧扣创建目标,围绕机制建设、能源调整、设施提升、产业转型等领域,谋划储备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重大项目63个,总投资约118.57亿元。目前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5.25%,各项指标均圆满完成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目标任务,处于全省乃至全国碳减排前列。

减污降碳全面打响“生态宜居·幸福安康”生态旅游品牌。宁陕县“生态赋能乡村振兴”案例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岚皋县、石泉县、镇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平利县、镇坪县、岚皋县、石泉县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矿山变绿洲,与伟大的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白河县硫铁矿已完成治理8处,封堵矿硐208个,“磺水”里程由56公里缩短至19公里。蒿坪河流域完成堰沟河、陈家沟两地8处15.1万方废渣堆综合治理,封堵矿硐57个。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构建了新发展格局,让绿色成为安康发展的鲜明底色。

强化系统治理,绘制生态安康新画卷

近年来,安康市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成为发展新画卷。

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安康市委、市政府根据安康气象条件、污染源等特点:1—3月以颗粒物PM2.5和PM10污染防治为重点,4—9月以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为重点,10—12月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坚持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双周调度、通报曝光、追责问责、宣传引导、督办整改等五项机制闭环管理。2024年,安康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57天,同比增加18天,超过省考市任务13天,超第二名10天;PM10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安康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7,同比下降6.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优良天数、综合指数、五项参数(PM10、PM2.5、NO2、SO2、CO)均为新空气质量标准颁布以来最优成绩,且优良天数和NO2为陕西省各地市历史最优成绩。连续五年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

碧水保卫战捷报频传。制定出台《安康市“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要点》《安康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系统文件,全面压实各级各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同时,主动对接,与上游汉中市、下游十堰市分别签订《跨区域协调联动协议》《水质互保共治合作协议》,与万源市、竹溪县、巫溪县、城口县、郧西县等分别建立了跨区域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与西安市就协同保护“引汉济渭”库区水源地达成合作意向。通过与毗邻市(县)开展联合监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实现跨区域精准保护与风险预防,初步建成汉江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联动保护机制。2024年,安康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2.9445,排名全省第一,全市42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2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优良率保持100%。

净土保卫战成果丰硕。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完成18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石泉县入选陕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县。安康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陕西省巩固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暨“乡村更美丽”攻坚行动工作简报予以全省推广宣传。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生态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江南再生水厂荣获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秦巴生态馆入选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陕西巴山站(森林)”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安康市借助优异的自然禀赋,一系列生态品牌全面打响。依托生态品牌,安康市走上了生态兴村之路,完成4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如今的安康,天蓝、水清、地绿已经成为安康人民的“日常标配”,清新空气是市民的“幸福密码”。展望未来,安康必将绘就一幅更具诗情画意、生机盎然的新画卷。(作者: 王正荣)

来 源:中国环境编 辑:王 静审 核:张博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7wxowIBlFsKgG-FvxJpBA?scene=25#wechat_redirect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19 16: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