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风采|战高温 抗汛期,致敬默默坚守的“洱海卫士”
2024-10-30在洱海的碧波荡漾中,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被亲切地称为“洱海卫士”。无论盛夏烈日炙烤,还是汛期暴雨倾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用坚定意志和专业力量,守护着这片美丽水域。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守护母亲湖背后的故事。
中国水环境集团大理公司海西片区设备维保部主管
赵燕欧
机修工拥有一种超能力——与机器对话。他们的工作日常就是穿梭在各种机械之间,带上工具箱,用他们的“机械语言”和这些铁家伙交流。
赵燕欧作为大理公司党支部纪检委员、海西片区设备维保部主管,负责海西片区维修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入职近8年,是公司人人熟知的技术能手。
他每天的工作是处置那些不听话的齿轮、顽固的螺丝和偶尔耍脾气的水泵及电路板。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机修团队在他的精心带领下,帮助水厂降本增效实现了新的突破。
他曾创新性地提出安装脱泥机工作平台的思路,完成了古城水厂脱泥机整体式工作平台技改安装等一系列提升改造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运行人员日常操作和机修人员工作的安全性、便利性,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维保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精湛的他也毫不吝啬,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将宝贵的经验和技巧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传授给新加入的同事。他总说:“这不仅仅是技能的传递,更是我们团队精神和工作态度的传承。”
中国水环境集团大理公司海西片区化验室化验员
赵 敏
穿着白大褂,戴着防护镜,污水处理厂的化验员每天都对试管中的污水进行实验,他们需要用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科学方法,从污水中找出污染源。
赵敏是海西片区化验班组的一名化验员,她的工作是紧盯检测结果确保每一滴污水在排放前都经过严格的“审问”和“改造”。
在化验工作中,赵敏始终坚守“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保证药剂投加量的精准,需要多次测定,反复对比分析,哪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的结果。”
水质化验需要保证365天不休,赵敏每天至少完成海西片区20余个样品的检测。每日重复性的工作看似枯燥乏味,但赵敏和团队成员却乐此不疲。她们用科学的力量保护着我们的环境,让清水重新流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中国水环境集团大理公司挖色下沉式再生水厂管网泵站维护班长
周 肖
洱海边每天都可以看到穿着醒目安全背心的“洱海卫士”,他们是大理公司的管网维护同事,每天的任务是检查管网的健康状况,发现可能的泄漏点并进行处理,确保污水顺利流向所在区域的再生水厂。
周肖是挖色水厂的一名管网维护班长,每天早上他配合水厂负责人安排当日管网泵站排查、巡视及清渣清淤、井圈井盖破损更换、设备保养等工作。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他都要带着组员深入田间地头、排污角落,巡检维护挖色片区400多口检查井、近40公里管网。
遇到汛期,周肖团队还需要实时关注险情点,轮流肩负起夜间巡查值守任务。截至9月底,周肖和他的管网团队今年累计排查管网超过368.05公里,累计排查检查5399口井。
最多时候周肖一天要撬开50个井盖,检查管网和防坠网是否完好,清理淤泥、垃圾等,那裂口纵横交错但十分有力的双手成为他的证明。
管网维护工是洱海截污管道的隐形守护者,他们“满身泥泞却是洱海边最美的风景”,保障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
中国水环境集团大理公司喜洲下沉式再生水厂运行工
刘旭钧
喜洲水厂运行工刘旭钧的工作几乎就是厂区和办公室两点一线。“听、闻、看、摸”,他每天与班组成员要重复完成水厂所有设备的巡检、取样、检测,24小时不间断循环,因为分秒疏忽都有可能影响出水标准。
刘旭钧对水厂里的每个设备、每个角落都异常熟悉,因为这是他巡检上千次的地方。他会根据进水指标数据结合现场运行情况进行药剂调整,单耗管控,降低生产成本;也会结合现场设备运行情况为厂区设备“小改小革”提出优化建议,为公司的节能降耗工作贡献力量。
临危不乱是他胜任运行工作的基本素质。今年7月的一个周末,凌晨两点多雷电交加,雷暴导致厂区断电,此时刘旭钧正去往巡查的路上,瞬间眼前一片漆黑。紧张情绪一闪而过,他的大脑中迅速生成应急方案。他急速进到低压配电室恢复通电,逐步开启厂区设备的运行,并当即通知管网同事对进水井及泵站的上涨液位进行了紧急处置,保证了水厂及管网正常运行。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理人,我深知保护洱海的重要性,我非常荣幸能参与到洱海的保护工作中。希望能用自己技术和责任让母亲湖更加清澈。”刘旭钧说。
中国水环境集团大理公司海西片区设备维保部机修工
罗建国
“每当看到一台台机器在我的努力下重新运转,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海西片区设备维保部机修工罗建国腼腆地说。
罗建国热爱机修这一岗位,曾在运营体系岗位技能竞赛机修组中获得“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管网和运行班组同事进行设备维护和汛期应急等工作。去年4月,曾有一台原本需要20个小时才能维修好的设备,通过他和团队及时制定的维修方案,最终只用了6个小时就恢复了工作。
维修设备时罗建国需要通过机器的振动、声音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发生故障就立即检修。他和同事们总结出了一套口诀——“眼看、耳听、手摸”,他们已然成为保证水厂健康专业“医生”。
中国水环境集团大理公司海东片区双廊水厂信息统计员
杨杏娥
“95后”杨杏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双廊水厂的“小管家”。各类报表的填报汇总、物资的采购盘点、水厂后勤工作的保障以及配合厂区完成接待检查等都是她的工作内容。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上,她为厂区的和谐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热情。
“每天大家在心愿菜单上写想要吃的菜品,我会协助厨师阿姐一起买菜尽可能让大家吃上喜欢的菜。水厂还建立了读书角供大家闲暇时间阅读交流。我觉得这份工作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让同事们在工作中有一份归属感!”
杨杏娥要做好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格外花时间、用心思、下功夫,力求周全、准确、适度。
润物细无声,杨杏娥的用心,让厂区的每一天都能有序而充满活力。支持每一个“洱海卫士”为水厂的稳定运行发光发热。
大理洱海项目团队在守护洱海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忘我工作,一部分源自他们对家乡的热忱。团队成员大部分为当地员工,洱海承载了他们满满的回忆和情感。从小接受苍洱滋养的他们,始终怀揣着保护好母亲湖的坚定信念,在日积月累、攻坚克难的求索中奋力实现人生和事业的双向奔赴。
平凡亦有光,让我们为他们点赞。致敬坚守一线的每一位“洱海卫士”,致敬每一个默默耕耘的“平凡微光”。